
鍛造鍛件時的滲氮過程。傳統的滲氮工藝分為一段滲氮和兩段滲氮,也有多段滲氮工藝,且大部分是指滲氮溫度。
一級滲氮也稱為等溫滲氮,在500-550°C下保持50-100小時。該工藝的特點是滲層硬度高,工件變形小。適用于大型精密鍛造齒輪。但其生產效率低,氮化層韌性低。為了減少本工藝白層的深度,降低滲透層的脆性,生產中一般采用氨分解速率先低后高,即氮勢先高后低的方法。
兩段滲氮工藝的特點是,整個滲氮過程分為兩個階段,具有不同的滲氮溫度和不同的分解速率。提高第二階段滲氮溫度,縮短滲氮周期。
第二階段滲氮的另一個特點是,第二階段較高的氨分解速率可以將相層深度從首階段滲氮的25-45減少到8-20,甚至更薄,從而提高韌性。為了增加滲氮層深度,還可以重復使用一段或兩段滲氮工藝。
滲氮溫度是滲氮過程中重要的參數。它決定滲氮層的硬度,也影響滲氮層的深度。滲氮時間主要影響滲氮層的深度。滲氮溫度越低,氮原子擴散速率越低,滲層越淺。同時,擴散層的擴散強化效應越大,滲層的硬度越高,滲層的梯度越陡。滲氮層深度隨時間的變化服從擴散規律。滲氮開始時,硬度隨時間的增加而急劇增加,滲氮深度也迅速增加,但經過一段時間后,滲氮時間實際上對硬度沒有影響。受此影響,滲濾層的進展也極為緩慢,100多小時后幾乎停止加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