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目的:為保證鍛件毛坯進廠檢驗有據可查,規范鍛件檢驗流程,提高鍛件檢驗水平,制定本標準。
二、適用范圍
所有大型鍛件,重型鍛件(包括毛坯、半成品和成品)
三、權利與責任
(一)本標準由技術部制定、修改、標準化
(二)本標準由質檢部門負責實施,供應部門、生產部門等相關部門協助
四、內容
(一)外觀及常見檢查項目
1.裂紋
大型鍛件,重型鍛件裂紋通常是由鍛造時較大的拉應力、剪應力或附加的拉應力引起的。裂紋發生的位置通常是坯料應力強、厚度小的位置。
2.折疊
折疊是由金屬變形過程中氧化的表面金屬匯合形成的??捎蓛煞N(或多種)金屬對流匯合而成;也可以通過大量金屬的快速流動,使相鄰部位的表面金屬流動,兩者結合形成;也可因變形金屬的彎曲和回流而形成;它也可以通過部分金屬的局部變形并壓入另一部分金屬中而形成。
3. 大粒
晶粒大通常是由于初鍛溫度過高而變形程度不足,或終鍛溫度過高,或變形程度落入臨界變形區所致。鋁合金變形程度過大,無法形成織構;當高溫合金的變形溫度過低時,混合變形組織的形成也可能導致晶粒粗大。大晶粒會降低鍛件的塑性和韌性,顯著降低疲勞性能。
4. 糧食不均勻
晶粒不勻是指鍛件某些部位的晶粒特別粗大,而某些部位的晶粒細小。晶粒不均勻會顯著降低鍛件的耐久性和疲勞性能。
5、冷硬化現象
大型鍛件,重型鍛件變形過程中,由于溫度過低或變形速度過快,以及鍛后涼的過快,再結晶引起的可能跟不上變形引起的強化(硬化),使冷變形組織仍處于局部熱鍛后保留在鍛件中。這種組織的存在提高了鍛件的強度和硬度,但降低了塑性和韌性。嚴重的冷硬化可能會導致鍛造裂紋。
6.龜裂
龜裂是鍛件表面的淺龜紋狀裂紋。在鍛造成形中,此類出現在受拉應力作用下的表面(例如未填充的凸部或彎曲部)。
7.閃裂
飛邊裂紋是模鍛和修整時在分型面上產生的一種裂紋。
8、分型面裂紋
分型面裂紋是指沿鍛件分型面的裂紋。原材料中非金屬夾雜物較多,在模鍛時流向分型面集中,或在模鍛時縮管的殘余物被擠壓成飛邊后形成模面裂紋。
9. 交叉流
錯流是流線分布不當的一種形式。在通流區中,原本以一定角度分布的流線會聚形成通流區,通流區內外的晶粒尺寸可能相差較大。
10、鍛件流線分布不流暢
鍛件流線分布不均勻是指鍛件在低倍率流線截斷、回流、渦流等流線紊亂。
11. 鑄造結構殘渣
鑄造組織的殘余主要出現在以鑄錠為坯料的鍛件中。鑄態組織主要存在于鍛件的難變形區。
12、碳化物偏析程度不符合要求
碳化物偏析等級不符合要求,主要出現在萊氏體工模具鋼中。主要原因是鍛件中碳化物分布不均,呈大塊狀或呈網狀分布。
13. 帶狀組織
帶狀組織是鍛件中鐵素體和珠光體、鐵素體和奧氏體、鐵素體和貝氏體、鐵素體和馬氏體呈帶狀分布的一種組織。它們多出現在亞共晶鋼、奧氏體鋼和半馬氏體鋼中。這種組織是兩相共存時鍛造變形時產生的帶狀組織,可以降低材料的橫向塑性指數,特別是沖擊韌性。鍛造或加工時g零件,往往容易沿鐵素體帶或兩相交界處開裂
14、局部填充不足
局部填充不足主要出現在筋條、凸角、轉角和圓角處,尺寸不符合圖紙要求。
15. 欠壓
欠壓是指垂直于分型面的尺寸普遍增加
16. 錯位
錯位是指鍛件上半部沿分型面相對于下半部的位移。
17. 軸彎曲
鍛件軸線彎曲,與平面幾何位置有誤差。
18、其他:
表面麻點、銹蝕、表面氣泡、縮孔、氣孔、白點、異物金屬夾雜物等